在通脹壓力、債務可持續性憂慮和科技股主導的背景下,高盛對沖基金業務主管 Tony Pasquariello 分享的 16 張圖表揭示了當前市場狀態: 通脹回升風險被市場提前消化、長端利率高企、美元美債明顯背離、科技巨頭主導的盈利增長以及核能、國防等板塊的爆發性表現,構成了一個 “棘手、不均衡但充滿機會” 的投資環境。 市場已提前消化通脹反彈 儘管近期通脹趨勢令人鼓舞,但高盛預測關税實施將導致核心 PCE 從目前的 2.5% 升至年底的 3.6%。然而,市場似乎已將此視為一次性事件。 5 年遠期通脹盈虧平衡點自 2022 年春季以來一直保持在穩定的區間內,表明市場對長期通脹復甦的擔憂有限。 債務可持續性仍令人擔憂 大部分美國名義利率曲線在過去幾年保持在相似區間,但長端利率仍是關注重點。 美國 30 年期利率雖然在過去幾周有所緩和,但高盛認為,市場可能會在每個長期國債拍賣週期中繼續保持高度警惕。 美元、美債明顯背離 美元面臨的一個核心挑戰是:在一系列估值模型中,它仍然相當昂貴。 這可能解釋了為何美國 30 年期實際利率與美元走勢之間出現了分化。 地產板塊面臨複雜前景 美國房地產建築商股票呈現出令人困惑的圖景。一方面,長端利率風險和美國住房市場供需技術面疲軟對這些股票構成威脅;另一方面,儘管歷史波動性大且經歷過驚人跌幅,長期牛市趨勢仍然令人印象深刻,顯示出這一領域的韌性與複雜性。 國防股與核能股大幅上漲 全球國防股表現尤為突出,高盛韓國國防股票籃子今年迄今上漲 127%,歐洲和日本國防股同樣表現強勁。 與此同時,由 20 只全球股票組成的鈾/核電主題投資籃子也呈現出令人矚目的上漲趨勢。 科技巨頭主導盈利增長 全球科技公司相比非科技公司展現出卓越的盈利增長。 特別是 Mag7(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相比其他 493 家公司的盈利增長更為突出。 科技巨頭們在 ChatGPT 出現後資本支出出現顯著變化,市場共識預期這種增長將持續。 美國 AI 領導者與落後者之間的差距持續擴大,正如高盛一位高管所説,AI 部署和收穫似乎遵循 “慢、慢、慢,然後猛然加速” 的軌跡。 市場定價:回購力量與系統性流動 儘管近期新發行活動顯著增加,但其背後的原因是企業正在進行大規模回購。 全球系統性交易社區持有的股指期貨金額處於中等水平(10 分制中的 5 分),表明投機性頭寸不再像六週前那樣構成強勁支撐,但尚未成為阻力。 5 月份見證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股票淨買入(6 月放緩但仍偏向淨買入),這表明對沖基金再次承擔風險的初始浪潮已經過去,但仍可能進一步延伸。 價值儲存工具表現突出 在年初至今的總回報率和夏普比率方面,價值儲存工具(黃金、比特幣)表現出色。美國高收益債券提供了令人驚喜的夏普比率(和大量分散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股市表現落後於全球同行(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美國科技股年初表現也意外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