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APL 的聯合創始人 史蒂夫·喬布斯 制定了一條規則,當新事實出現時,立即重新考慮決策,這一習慣他在任命未來首席執行官 蒂姆·庫克 之前就灌輸給了他。 發生了什麼: 庫克在 2024 年 10 月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這一技能為 “卓越”,並表示 “很少有人具備這種能力”,他歸功於喬布斯教會他一旦出現更好的證據,就絕不要 “執着於過去的觀點”。 “[我學到的] 是不要那麼自負,以至於在面對新證據時無法改變主意,” 庫克解釋道。庫克表示,喬布斯能夠瞬間轉變,迅速改變主意——這一技能最初讓他感到震驚。隨着時間的推移,庫克開始喜歡這種特質。 喬布斯的轉變能力建立在敏鋭的情商之上——即閲讀、解讀和管理情感以達到目標的能力。傳記作家 沃爾特·艾薩克森 寫道,喬布斯能夠 “評估人們,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並隨意傷害他們”,證明了激發靈感的情商也可以被用來操控他人。 另見:英偉達超越微軟成為最大巨頭:這裏有 6 只 ETF 搭乘其萬億美元反彈的順風車 許多與喬布斯共事的人表示,這種二元性使他成為一個讓同事感到恐懼但又推動蘋果從瀕臨破產中復甦的人。這一做法也反映了 亞馬遜公司 AMZN 創始人 傑夫·貝索斯 的建議:“經常正確的人會經常改變主意”,這一原則與行為科學家所聯繫的更好的戰略判斷有關。 為什麼這很重要: 關於喬布斯的領導線索,鮮有人能效仿,前 iPhone 設計師 喬尼·艾夫 曾提到他從這位蘋果聯合創始人那裏學到了不懈的專注。艾夫稱喬布斯是 “他見過的最專注的人”,並表示這種簡單的特質並不是人們可以隨意施加的,而是一種 “每分鐘” 的紀律。 喬布斯的能量和專注也激勵了 Salesforce Inc. CRM 首席執行官 馬克·貝尼奧夫,他將 2010 年與喬布斯的一次關鍵對話歸功於塑造了幫助他公司建立 2500 億美元市值的專注產品戰略。 圖片來源:rnkadsgn on Shutterstock.com 接下來閲讀:沃倫·巴菲特的女兒説他並不是那個扔橄欖球的爸爸——但他總是在餐桌旁,併為她唱 ‘在彩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