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 APP 獲悉,英國央行行長貝利上週透露,他將更加重視標準普爾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等指標,並警告稱 “近期國內生產總值 (GDP) 數據波動性加大。” 然而,英國央行觀察人士警告稱,不要重蹈 2016 年英國脱歐公投後的覆轍,當時官員們放鬆了政策,以應對調查顯示的經濟急劇下滑。在英國央行決定進一步降息幅度之際,這些相互矛盾的信號可能會使形勢變得更加複雜,因為英國央行正在權衡通脹再度上升與美國關税導致的經濟擔憂。英國央行相信 PMI 比官方經濟增長數據更穩定官方數據顯示,英國第一季度 GDP 增速強勁回升至 0.7%,為一年來的最高水平。然而,PMI 發出的增長信號則呈現出更為穩定但停滯的景象——英國央行認為,這種指標更能反映經濟的基本狀況。該指數在第一季度幾乎呈現零增長。由於企業對特朗普的關税政策猶豫不決,該指數在 4 月份跌入收縮區間,5 月份則反彈至持平。貝利上週對議會財政委員會表示:“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是,關於經濟活動的前瞻性證據,也就是調查結果,遠沒有那麼強勁。” 他稱這種差距是 “脱節的”,並表示英國央行工作人員認為,私營部門的調查結果比之前的 GDP 數據更能預測經濟的未來走勢。Pantheon Macroeconomics 首席英國經濟學家 Robert Wood 表示:“貝利有可能重蹈英國脱歐公投後的覆轍,把疲弱的 PMI 作為實際經濟增長的有力證據,但事實證明該指標非常具有誤導性。”他表示:“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當不確定性上升時,PMI 對經濟增長的預測過於悲觀,因為該調查的定性性質意味着,它反映的是情緒而非實際增長。”據瞭解,2016 年英國經濟增長了 1.9%,與過去六年的平均水平一致,儘管英國公投脱歐引發了政治動盪。前瞻性調查結果疲弱儘管第一季度的官方數據可能受到暫時性因素的提振,因為製造商趕在美國關税生效之前出貨,但也有跡象表明,英國經濟中佔比最大的服務業表現強勁。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表示:“也有一些證據表明,自疫情暴發以來,GDP 數據一直表現出強烈的季節性,而這在 PMI 中並不明顯。”但經濟學家們也表示,PMI 也有缺點,特別是考慮到它們不包括零售等特定行業和政府活動。Williamson 表示:“但這些調查確實涵蓋了私營部門約 80% 的經濟產出,反映了企業和家庭的支出,這也是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受政治新聞的影響,PMI 以及其他商業和消費者調查的結果也往往大幅下降。英國脱歐、利茲•特拉斯 2022 年災難性的迷你預算以及工黨的首份預算都導致調查結果大幅下降,而官方數據 (如 GDP 和失業率) 顯示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重大變化。不過,PMI 確實與 2023 年下半年官方數據的低迷相一致,當時生活成本危機導致英國陷入温和的技術性衰退。凱投宏觀副首席經濟學家 Ruth Gregory 表示:“風險在於,不同的指標對需求發出了不同的信號,英國央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了解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